作者: 李保力 日期:2025-08-05 22:49:38 点击数: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气化、智能化转型,48V低压电气架构正从一项过渡技术蜕变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电力中枢。这一技术革新不仅重新定义了汽车电力分配与管理的方式,更为48V车用半导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端来看,在购置补贴政策及“油价上升”的双重驱使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7万辆,同比增长35.5%,迈上了千万辆级台阶,新能源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
48V低压电气架构是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电力中枢,国内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为内部使用的48V低压系统和半导体带来更大的市场应用空间。
如果以市面上新能源中高端车型(参考蔚来、小鹏)为例,相较于传统12V系统,48V架构在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中平均新增约1200颗芯片。这一增量主要来源于三个层面:
电动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多重驱动下,48V架构下汽车多个关键控制域如智能座舱、智能底盘、车身系统、热管理系统等各控制域使用的芯片也大大增加。
以48V架构下汽车智能底盘为例,通过拆解,可以看到内部运用的半导体器件主要有微控制器1颗,功率MOS 13-16颗,IC 25-30颗、通信/接口芯片5颗、时钟/存储芯片4颗。
48V架构的应用正在引发半导体市场格局的演变。目前半导体行业仍旧是国外厂商PG电子娱乐平台主导高端市场: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ST)占据全球70%份额(数据来自官方新闻及IDC)。
此外,2024年数据显示,比亚迪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份额达到3.1%,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士兰微则以3.3%的市占率跃升至全球第六位。
在中国48V架构相关半导体市场,2024年本土厂商的整体份额已突破40%,较2023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尽管国际半导体巨头仍主导高端市场,但中国厂商在48V架构相关领域的快速崛起已不容忽视。本土企业正凭借技术突破和性价比优势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持续加码,国产半导体企业有望在48V技术浪潮中实现更进一步的突破。
48V低压架构的应用,标志着智能汽车电气化进程迈入新阶段。它不仅以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成本效益解决了传统12V系统的瓶颈,更通过智能化升级为车用半导体创造了庞大的增量市场。从功率器件到传感器、从控制器到通信芯片,各类半导体产品将在48V架构下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2025-03-16
2025-05-07
2024-11-16
2025-02-17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